找到相关内容147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钱穆:人生何处去

    目前,亦如在我心中。叔孙豹说的乃是这一面。只要我们懂得了孔子所说;叔孙豹之说,便已包涵在内,说也得,不说也得。   后代的中国人兼信佛教。如说人生争衣争食,争权争利,到头死了一场。这也未始不是。但既知死后一场,何不生前不争不夺好好为人。叔孙豹所言之德功言,固亦是人生中之业,但不是自私自愿作恶业。能立德功言,至少已是诸恶莫作。若果死后有轮回,在六道中,至少亦必向上面轮回,决不至向下面轮回。所以...

    钱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84478616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食不求饱

    采得百花成蜜后,到头辛苦一场!”   细心咀嚼这首诗的含意,令人心头沉重!对人生充满了悲观情绪。   少年得志的张学良,意气风发,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,大权在握,想什么,要什么,有什么!在那时,他...辛苦,为谁忙呢?佛家的哲理,说宇宙、人生一大堆道理,最后落在一个“”字上,所谓“四大皆空”!这是一切经义的精髓所在。如此说来,人活著到头来是“一场”!那活著还有什么意义呢?所以一般人认为佛教是“悲观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244680377.html
  • 北宋禅悟词略论

    。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。是身如电念念不住……”[5]现实中有很多人不择手段追逐名利,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。但这只不过是“认假为真实”,因为一切都可能转瞬间“忽然一切随烟焰”,到头来只是一场。只有这时,...认识到地位、权势、名利只不过是一场,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。苏轼从仕途失意、亲朋离散的痛苦中脱身而出,认为功名富贵皆,“只堪妆点浮生梦”(《渔家傲》)。《满庭芳》也是如此:  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算来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3264431.html
  • 情缘与戒律

    来却是一场。   ◎偷情:运用自己外在条件,周旋于情色中,不但伤害自己,也伤害了其他人。   以上是属于情缘的部份,接下来是修行与戒律的部份:   故事二:石狮与石阶的对话   一般佛寺的...只好自杀。   上述的故事道尽了情与欲的苦无常,在相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很执着,若无一颗觉醒的心,很容易在这个情欲的世界中迷失,还好,我们有幸能来到实修道场,博士、老师常教导我们,要我们学会观,在...

    赵美靠

    |戒律|戒淫|情缘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0126457887.html
  • 我对命运的体验

    夫妻二人,这一生一定要戒之在贪,否则到头来是一场。”。   然而言者凿凿,听者藐藐,我二人(尤其当时未学佛的我,更是嗤之以鼻)早已忘了这份训示。民国七十七、七十八年正值全国疯迷股票,本人率先入场,...

    林春松

    |命运|改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2059568514.html
  • 佛教如何为世界和平做贡献

    原因〖HK〗  结语  今天,政治家和不同信仰的宗教领导人齐聚一堂,为了世界危机的和平解决,摸索相互信赖的道路。但是,不管他们怎样为和平、和解而祈祷,最终都是一场。为什么?只要我们不悔改自己的罪过,...西方个人主义的、合理主义的分裂和对立的倾向。另一方面,它启示我们,我们真实的形象其实是“”,是能动,是无限,是统一于一体,普遍扩展,得到继承的存在。我相信,佛教应该是能跟我们的社会形态和时代本身对话的...

    松涛弘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05339346.html
  • 修福与惜福

    看到一部份人富裕起来,但有些人富起来,却得意忘形讲究尽情享受,大吃大喝,摆大排场,摆大款,这些都是铺张浪费的表现。这些人在福报面前只能是火红一时,最后还是一场的结局。这方面香港人给我印象比较好,他们...,向施主乞食,而且过午不食,能够在午前化到食物当然好;否则,过了中午讨不到就没有饭吃。有一天,这位罗汉出去托钵,到了中午,还没有人供养他,只好托着体,饿着肚子回来。当他在归途中经过皇宫时,看到旁边有...

    释宏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5352731.html
  • 千古一圣释迦尊

    追求的东西并非那么可爱,更不能长葆不衰,到头来还是一场,终究不会有安身安心之所。  净饭王见太子郁郁不欢,安排了四次出游。悉达多太子在前往皇家公园游玩途中,看到了“四大征象”:一个老人,一个病人,一个...,不明究竟,随境起念,无明心动,见见色,说有论无,而有种种的分别、执著。佛教认为,众生因无明生起各种烦恼,造作诸业,故有生生死死的轮回流转,终日在茫茫的苦海中沉沦漂浮。佛陀认为的“苦”并不是一般意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1857416.html
  • 几多忧国忧民情 —颗大慈大悲心——真可法师《宿洪福寺怀古》

    北游潭柘时,慈圣太后(神宗之母)特赐紫袈裟一件,以示宠幸,然他以“自惭贫骨难披紫,转施高人福更优”加以婉拒。想滚滚红尘,几多野心,几多纷争,到头来还不是一场!再美艳的花也有凋零之时,再享乐的人生也有...五台山。第一次在万历元年(1573),他四处游历、参访知识,由苏州经庐山前往五台山,传说于峭壁岩处遇文殊菩萨。第二次在万历十四年(1586)秋,他上五台山卜定了开刻方册大藏经事宜。第三次在万历二十年(...

    谭 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0760587.html
  • 几多忧国忧民情 一颗大慈大悲心

    之母)特赐紫袈裟一件,以示宠幸,然他以“自惭贫骨难披紫,转施高人福更优”加以婉拒。想滚滚红尘,几多野心,几多纷争,到头来还不是一场!再美艳的花也有凋零之时,再享乐的人生也有终结的尽头。这首诗不仅使...法师一生曾三上五台山。第一次在万历元年(1573),他四处游历、参访知识,由苏州经庐山前往五台山,传说于峭壁岩处遇文殊菩萨。第二次在万历十四年(1586)秋,他上五台山卜定了开刻方册大藏经事宜。第三次...

    谭 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2461635.html